•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配资在线:北京股票配资网-全球棉花新一轮大增产?新花上市棉价或承压 棉纺业加速洗牌

摘要:   全球棉花市场或将迎来又一轮大增产,中国、巴西、澳洲等几大主产区的棉花产量均有望增加。  国内市场,当下国内棉花基差坚挺,高等级棉花紧缺...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全球棉花市场或将迎来又一轮大增产,中国 、巴西、澳洲等几大主产区的棉花产量均有望增加。

  国内市场 ,当下国内棉花基差坚挺,高等级棉花紧缺,关税加征迫使部分企业转用国内棉花 ,棉花库存持续去化 ,基本面边际好转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随着今年10月新花上市,棉花基差有望回归 ,棉价或将承压。

  值得注意的是,受原料供应端冲击和终端有效需求不足的双重施压,棉纺织行业形势严峻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行业承压明显,企业两极分化加剧。

  全球棉花大幅增产 ,新花上市棉价或承压

  在棉花供应过剩的格局下,棉价的走势备受关注 。由于加征关税,近期进口棉窗口基本关闭 ,使得棉花库存持续去化,棉花的基本面边际有所好转 。

  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嘉陵指出,当前国内棉花基差坚挺 ,反映供需结构性矛盾 ,尤其是高等级棉紧缺,目前国内棉花现货市场基差逐步向期货市场靠拢,目前基差已接近期货仓单的升水水平 ,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未来需关注6—9月纺织淡季的消费数据,若需求持续疲软,基差可能承压。

  “目前低棉价刺激采购 ,且关税加征迫使部分企业转用国内棉花,使得国内棉花的用户群体增加、消费转好 。当前消费呈现出棉花强棉纱弱的态势,下游传导不畅 ,但低价棉花仍具吸引力。”上海数智世界工业科技集团副董事长刘一方说。

  厦门建发轻工纺织原料事业部总经理战海涛也表示,目前国内棉花供应紧张,基差回归需通过新花上市或政策干预 。外盘则呈现出四大特征 ,分别是大供应 、迷消费 、强支撑、弱驱动,棉价或以区间震荡为主。

  “全球新年度棉花将大幅增产,包括中国、巴西 、澳洲等主要产地 ,新花基差和收购价应低于去年 ,短期(10月前)700元/吨基差可接受,长期偏高。 ”战海涛说 。

  中国纺织棉花事业部副总经理朱晛华也认为,当前仓单以内地库国内棉花为主 ,升水较高。新花基差预计低于当前水平,收敛过程需关注产量、政策及贸易商竞争。从全球来看,今年是增产年份 ,USDA平衡表供略大于需,外盘价格低于美国种植成本但高于巴西成本,宏观不确定性(关税、美元信用等)将是主要扰动因素 。

  中国棉花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达到4482.3万亩,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棉花种植面积保持稳定,新疆棉花种植面积达4090万亩 ,同比增长3.3%。当前新疆棉花区长势良好,5月底新疆大部棉花进入现蕾期。进入6月后,全疆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 ,降水较常年偏少 ,气象条件对棉花生产较有利 。

  利润率持续低位,棉纺业加速洗牌

  “棉纺织行业目前面临行业平均利润率持续低位运行、终端有效需求不足、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等挑战带来的压力,行业洗牌将进入加速期 。同时新疆产能扩张之下产业区域结构面临调整重塑 ,内地企业需寻求破局路径。”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奎勇表示。

  数据显示,2023—2024年规模以上棉纺织营业收入收缩至万亿元以内,占纺织行业的比重降至20%以内 ,相较于2016年巅峰时期规上棉纺织营收最高超过2万亿元时几乎腰斩 。2013—2017年,规上棉纺织营收占纺织行业比重在31%左右;利润方面,2024年规模以上棉纺织利润总额仅为217亿元 ,占纺织行业的比重为11%。营收和利润总额均为2011年以来最低值。

  值得注意的是,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的营业利润率持续走低 。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 ,利润率从3.09%降至2.41%,连续三年创下新低;2025年1—4月,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的营业利润率降至1.82% ,再创新低。

  另一方面 ,棉纺织企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2025年1—4月,规模以上棉纺织企业的亏损面达到28.1%,较2024年的22.5%上升5.6% ,行业亏损面创下新高 。

  针对当前行业困境,董奎勇提出八点发展倡议,他表示要优化产业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引领健康时尚潮流,并通过人才培养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式 ,多措并举维护产业发展信心,提升行业形象,共建产业现代化体系。

  董奎勇认为 ,尽管面临各种外部风险和挑战,棉纺织向前发展依然具有坚实基础、诸多优势和巨大潜能,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下阶段 ,行业将进一步把握宏观政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同时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