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股票平台:配资正规网上炒股-中国用电连续两月超万亿:数据中心、新能源车贡献需求增量 电力设备迎发展机遇

摘要: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这是继7月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后,我国连续第二个月实现用电...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15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0%。这是继7月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后,我国连续第二个月实现用电量破万亿,且三大产业用电量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彰显出经济运行的强劲活力与韧性 。

  “单月1万亿千瓦时的用电量规模十分惊人。”中科售电副总经理杨子靖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指出,根据其个人统计,1万亿千瓦时的电量相当于德国与法国两国一年的用电量总和 ,也等同于东盟十国全年的用电总量,而美国全年用电量也只有4万多亿千瓦时。他进一步分析,尽管7、8月是传统夏季用电高峰 ,高温天气带动居民制冷用电需求上升 ,但用电量连续破万亿的底层逻辑,实则是我国产业升级与用电设备迭代升级的直接体现,其本质反映的是工业制造的产业升级 。

  金盘科技(688676.SH)独立董事李四海在昨日业绩会上回答财联社记者提问时表示 ,用电侧伴随着工业生产增长 、电气化进程加速以及全球数据中心扩张的推动等多重驱动因素的影响,全球电力需求进一步提升。而用电量增长也为电气行业带来积极影响,思源电气(002028.SZ)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社会用电量的持续稳定提升,将为电气设备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对行业整体发展起到积极的拉动与促进作用。

  新兴行业成用电增长主力军

  三大产业各显亮点

  从1-8月累计数据来看 ,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已达687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为64193亿千瓦时 ,分产业来看,各领域用电需求均保持增长,且新兴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

  1-8月 ,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012亿千瓦时 ,同比大幅增长10.6%,增速在三大产业中居首位。这一亮眼表现的背后,是农业规模化发展与生产信息化率提升的双重驱动。以畜牧行业为例 ,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畜牧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0% ,预计到2025年全国市场规模将突破23亿元 。头部企业牧原股份(002714.SZ)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智能设备投入,目前养殖环节的智能设备覆盖率已达70%-80% ,自动化饲喂、环境智能调控等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也带动了农业用电需求的增长 。

  第二产业作为用电主力 ,1-8月用电量达433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其中,高新技术产业的用电贡献尤为突出 ,成为拉动第二产业用电增长的核心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8月份我国智能车载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7.7% 、13.1%,集成电路制造增加值更是实现23.5%的高速增长;从产品产量来看,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8.6%、14.4% ,3D打印设备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速更高达40.4%、35.9%,均远超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 。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端制造领域用电需求的持续攀升 ,也反映出我国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效。

  第三产业及居民用电实现较快增长。1-8月,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32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109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6% 。其中,数据中心与新能源车相关用电成为关键增长极。

  在数字经济领域,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用电激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8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2.1%;截至7月底,全国智能计算总规模已达78万PFlops,位居全球第二 。中欧基金以主流算力设备DGX H100为例测算 ,1PFlops算力每年的用电量超过3000千瓦时 ,而未来算力需求仍将持续扩张。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近日举办的云栖大会上表示,预计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较2022年提升10倍 ,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增长空间巨大。

  在新能源车领域,车辆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与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善,共同推动了相关用电量的提升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 ,截至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已达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其中 ,公共充电设施431.6万个,同比增长37.8%;私人充电设施1303.2万个,同比增长59.6%。

  公安部数据进一步印证了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变化:截至今年6月底 ,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9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保有量为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 ,同比增长27.86% ,创下历史新高,而2024年全年新能源车新增注册量仅为382万辆 。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总量中,运营车辆占比大概率能达到一半 。 ”在国内各地运营多家充电站的王经理(抖音:老王谈充电站)向财联社记者测算 ,若按2000万台运营车辆计算,普通中小型新能源运营车日均充电30-40度,私家车每周耗电量约50-60度 ,两者合计下来,当前国内新能源车日均耗电量约为9.5亿度。他预计,到2040年左右 ,这一数据将增长近10倍。同时,王经理还提到,近年来一二三线城市的充电桩使用效率均呈上升趋势 ,反映出新能源车使用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 。

  电力企业与设备厂商分化明显

  新能源与高端装备赛道景气度高

  在全社会用电量连续破万亿的背景下,我国电力产能尤其是新能源发电量稳步提升,为用电需求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中 ,各能源类型表现有所分化:火电同比增长1.7%,增速较7月份放缓2.6个百分点;水电同比下降10.1%,降幅较7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核电同比增长5.9% ,增速较7月份放缓2.4个百分点;风电同比增长20.2%,增速较7月份加快14.7个百分点;光伏发电同比增长15.9%,增速较7月份放缓12.8个百分点。

  由于我国供电端建设相对领先 ,且电力交易改革持续推进,跨省售电等政策逐步放开,电力市场供需结构出现变化 ,不同区域 、不同类型的电力企业营收与利润表现呈现出明显分化 。

  从上半年上市电力企业经营情况来看,在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7% 、达4.84万亿千瓦时的背景下,华能国际(600011.SH)、大唐发电(601991.SH)等全国性电力企业 ,以及华电国际(600027.SH)、建投能源(000600.SZ)等区域性电力企业,尽管这些企业利润实现同比大幅增长,但营收均同比有所下降。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煤炭价格回落带来的成本下降。

  龙源电力(001289.SZ)相关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 ,尽管全社会用电需求整体呈上升趋势 ,但我国能源结构丰富且复杂 。近两年来,各地大力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在此过程中,新能源电力上网受限的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影响新能源电力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杨子靖告诉财联社记者 ,我国单月用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按全年测算用电量不超过12万亿千瓦时,而目前我国理论可发电量已突破20万亿千瓦时 ,我国电力供应具备极强的韧性。

  与电力企业的面临的供需结构变化不同,随着电力需求持续扩大以及终端用户新需求不断涌现,电力设备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部分企业业务实现快速增长 。

  金盘科技在近日举办的业绩会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受益于全球能源革命与AI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公司新能源及非新能源业务均实现显著增长。具体来看 ,风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7.63% ,发电及供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06%,数据中心领域销售收入同比暴增460.51%,高端装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0.30% ,各核心业务赛道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河北一家非上市电力设备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也向财联社记者透露,公司今年业绩增速明显加快,预计利润增幅在30%左右 。除了输电端设备需求稳定增长外 ,终端配电设备的销售也因部分老旧设备更换需求释放与新建项目订单增加而显著提升 。

(文章来源:财联社)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